欧美日本成人_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_久久成年人视频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河南這條小街道為何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受降路”?
更新時間:2025/8/28 10:26:07    來源:WX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

  一條全長1200米的小街道

  因一個承載民族尊嚴的名字

  ——“受降路”

  成為全國唯一一條以“受降”命名的街道

  受降路指示牌。王宇 攝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彼時

  漯河作為侵華日軍2971部隊司令部所在地

  被確定為全國16個受降點之一

  抗戰勝利漯河受降儀式原址。王宇 攝

  受降儀式結束后

  在等待遣返期間

  中國軍隊下令

  讓無所事事的日軍將竹木街進行拓寬取直

  復原日軍受降儀式現場雕像。王宇 攝

  竹木街原本只是一段狹窄的田間土路

  僅能容黃包車通行

  投降日軍將漯河火車站附近

  被炸民房的碎爛磚瓦搬來鋪底

  在路面鋪上煤渣

  就這樣

  原本彎彎曲曲的竹木街被重新整修

  筑成了一條寬8米、長約700米的道路

  復原投降日軍整修竹木街的雕像。王宇 攝

  “老一輩人常講

  讓投降的日軍來修路

  算是給咱中國人賠罪”

  75歲的薛泮郎是受降路的原住民

  他小時候常聽父輩講述那段歷史

  他說

  當年日軍修路時

  中國軍隊在一旁監督施工

  老百姓圍在旁邊

  都說“這是用敵人的恥辱筑成的勝利之路”

  受降路街景。王宇 攝

  八十年歲月流逝

  如今的受降路已煥然一新

  街道兩側商鋪林立

  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與閃爍的霓虹燈相互交織

  勾勒出一幅充滿現代都市氣息的繁華煙火圖景

  受降路街景。王宇 攝

  1945年

  漯河受降儀式的主會場設在三晉鄉祠

  后改建為學校至今

  現三晉鄉祠僅存大殿三間

  于2008年被列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中共漯河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志偉介紹

  三晉鄉祠地處沙河與醴河交匯處

  水運暢通

  附近存放有大量日軍物資

  是當時漯河最大的活動場地

  漯河市第二中學內的三晉鄉祠歷史建筑遺存。王宇 攝

  史料記載

  1945年9月20日上午10時

  日軍第12軍司令官中將鷹森孝步入會場

  向第五戰區中國受降代表

  和美國顧問行鞠躬禮

  他解下佩戴的指揮刀

  雙手恭敬獻上以示投降

  隨后在投降書上簽字

  接著

  中國代表、美國顧問也相繼簽字

  正式接受日軍投降

  漯河市第二中學內復原日軍受降儀式現場雕像。王宇 攝

  劉志偉介紹

  當天受降會場的布置頗為用心

  用布將四周圍掛起來

  上搭頂棚,下鋪葦席

  中國軍民整整忙碌了兩天

  受降儀式結束后

  日軍分別在濱河路軍需倉庫、竹木街兵營

  向中國軍隊繳械

  并辦理軍需物資的清點移交手續

  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吸引游客參觀。程耀旗 攝

  為了銘記這一重大事件

  教育子孫后代勿忘國恥、發憤圖強

  當年有人倡議應建亭勒碑

  以昭久遠

  隨后

  在漯河商會的主持下

  數萬民眾自發捐建受降亭

  修建受降亭資料留存。王宇 攝

  在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

  一塊青灰色的“受降亭”碑

  與數千件抗戰文物交相輝映

  共同構成了厚重的“民族記憶”

  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內館藏的“受降亭”碑。程耀旗 攝

  劉志偉介紹

  1945年12月上旬

  受降亭在火車站南端花園建成

  亭體參照郾城彼岸寺“龍塔古篆”經幢

  結構為六角形

  青石、紅柱,青瓦結構

  高約6米

  底座面積約8平方米

  復建的受降亭。王宇 攝

  主碑上刻“受降亭”三個大字

  由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戴季陶題寫

  其余三塊碑文分別為

  “受降亭記”“抗戰祝勝詞”“建亭記”

  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民族勝利的豪情

  受降亭碑文上刻有“建亭記”。王宇 攝

  后來受降亭不幸被毀

  四塊石碑相繼丟失

  幸運的是

  受降亭殘碑于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

  2012年9月

  漯河依據文圖資料

  按照原樣重建了受降亭

  學生在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聆聽抗戰史。程耀旗 攝

  如今

  在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外

  按照歷史原貌復建的受降亭高高矗立

  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的民族記憶

  游客在受降亭游玩。程耀旗 攝

  記者:王宇 經曉佳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河南這條小街道為何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受降路”?
2025/8/28 10:26:07    來源:WX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

  一條全長1200米的小街道

  因一個承載民族尊嚴的名字

  ——“受降路”

  成為全國唯一一條以“受降”命名的街道

  受降路指示牌。王宇 攝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彼時

  漯河作為侵華日軍2971部隊司令部所在地

  被確定為全國16個受降點之一

  抗戰勝利漯河受降儀式原址。王宇 攝

  受降儀式結束后

  在等待遣返期間

  中國軍隊下令

  讓無所事事的日軍將竹木街進行拓寬取直

  復原日軍受降儀式現場雕像。王宇 攝

  竹木街原本只是一段狹窄的田間土路

  僅能容黃包車通行

  投降日軍將漯河火車站附近

  被炸民房的碎爛磚瓦搬來鋪底

  在路面鋪上煤渣

  就這樣

  原本彎彎曲曲的竹木街被重新整修

  筑成了一條寬8米、長約700米的道路

  復原投降日軍整修竹木街的雕像。王宇 攝

  “老一輩人常講

  讓投降的日軍來修路

  算是給咱中國人賠罪”

  75歲的薛泮郎是受降路的原住民

  他小時候常聽父輩講述那段歷史

  他說

  當年日軍修路時

  中國軍隊在一旁監督施工

  老百姓圍在旁邊

  都說“這是用敵人的恥辱筑成的勝利之路”

  受降路街景。王宇 攝

  八十年歲月流逝

  如今的受降路已煥然一新

  街道兩側商鋪林立

  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與閃爍的霓虹燈相互交織

  勾勒出一幅充滿現代都市氣息的繁華煙火圖景

  受降路街景。王宇 攝

  1945年

  漯河受降儀式的主會場設在三晉鄉祠

  后改建為學校至今

  現三晉鄉祠僅存大殿三間

  于2008年被列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中共漯河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志偉介紹

  三晉鄉祠地處沙河與醴河交匯處

  水運暢通

  附近存放有大量日軍物資

  是當時漯河最大的活動場地

  漯河市第二中學內的三晉鄉祠歷史建筑遺存。王宇 攝

  史料記載

  1945年9月20日上午10時

  日軍第12軍司令官中將鷹森孝步入會場

  向第五戰區中國受降代表

  和美國顧問行鞠躬禮

  他解下佩戴的指揮刀

  雙手恭敬獻上以示投降

  隨后在投降書上簽字

  接著

  中國代表、美國顧問也相繼簽字

  正式接受日軍投降

  漯河市第二中學內復原日軍受降儀式現場雕像。王宇 攝

  劉志偉介紹

  當天受降會場的布置頗為用心

  用布將四周圍掛起來

  上搭頂棚,下鋪葦席

  中國軍民整整忙碌了兩天

  受降儀式結束后

  日軍分別在濱河路軍需倉庫、竹木街兵營

  向中國軍隊繳械

  并辦理軍需物資的清點移交手續

  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吸引游客參觀。程耀旗 攝

  為了銘記這一重大事件

  教育子孫后代勿忘國恥、發憤圖強

  當年有人倡議應建亭勒碑

  以昭久遠

  隨后

  在漯河商會的主持下

  數萬民眾自發捐建受降亭

  修建受降亭資料留存。王宇 攝

  在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

  一塊青灰色的“受降亭”碑

  與數千件抗戰文物交相輝映

  共同構成了厚重的“民族記憶”

  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內館藏的“受降亭”碑。程耀旗 攝

  劉志偉介紹

  1945年12月上旬

  受降亭在火車站南端花園建成

  亭體參照郾城彼岸寺“龍塔古篆”經幢

  結構為六角形

  青石、紅柱,青瓦結構

  高約6米

  底座面積約8平方米

  復建的受降亭。王宇 攝

  主碑上刻“受降亭”三個大字

  由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戴季陶題寫

  其余三塊碑文分別為

  “受降亭記”“抗戰祝勝詞”“建亭記”

  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民族勝利的豪情

  受降亭碑文上刻有“建亭記”。王宇 攝

  后來受降亭不幸被毀

  四塊石碑相繼丟失

  幸運的是

  受降亭殘碑于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

  2012年9月

  漯河依據文圖資料

  按照原樣重建了受降亭

  學生在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聆聽抗戰史。程耀旗 攝

  如今

  在漯河中州抗戰紀念館外

  按照歷史原貌復建的受降亭高高矗立

  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的民族記憶

  游客在受降亭游玩。程耀旗 攝

  記者:王宇 經曉佳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欧美日本成人_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_久久成年人视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免费不卡亚洲欧美|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高清|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欧美日韩大片| 亚洲福利电影| 麻豆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神马| 欧美69视频| 亚洲电影下载| 男人的天堂亚洲| 悠悠资源网亚洲青|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欧美第十八页|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 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牛奶| 欧美成人国产va精品日本一级| 在线成人免费观看| 免费短视频成人日韩| 亚洲片区在线| 欧美乱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播 |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水蜜桃|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三2023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午夜|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网|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日韩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欧美一区影院| 最新成人av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