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今年以來,沁陽市緊扣“人才強市”戰略,創新打造“引才綠色通道+全鏈暖心服務”體系,圍繞打通綠色通道、構筑靈活平臺、架設歸雁橋梁、強化服務保障等工作,通過機制破題、服務留人,著力構建人才引進全鏈條工作機制,探索具有沁陽特色的人才引進工作新路徑。
打通綠色通道,讓人才引進有渠道。該市對標河南省委“1+20”人才體系、焦作市委“1+18”人才政策,迭代升級《沁陽市新時代招才引智12條政策》,制定出臺《沁陽市事業單位招才引智“綠色通道”實施辦法》,為引進高層次或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提供編制、招聘、崗位等優惠政策和便利快速服務通道。該市建立綠色通道,規范引才程序,縮短引進周期,營造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政策環境。比如,在靶向引進與重點企業、特色產業相匹配的青年人才時,該市依托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池,創新采取服務期內“定向配編”“帶編入企”、服務期滿“雙重身份”“雙向選擇”等舉措,破解企業引進青年人才難題。
構筑靈活平臺,讓柔性引才有路徑。該市構建“科創園+中試基地+科技企業”的人才集聚平臺,截至目前,沁陽科創園引進集聚省內外各類高級職稱人才61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人才108名。同時,鼓勵支持企業在先進地市成立研發、設計分公司等,利用當地政策和環境延攬高層次人才,打造“研發在飛地、生產在沁陽”“前臺在飛地、后臺在沁陽”的協同創新模式。比如,河南龍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長沙設立了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圍繞中南大學較強的新能源材料研究力量和人才資源對新能源電池材料進行研究和技術攻關。
架設歸雁橋梁,讓引鳳歸沁有成效。針對在外工作的高端人才,沁陽市委主要領導帶頭聯系,班子成員積極參與,明確聯系對象近200名,發放“人才工作聯系明白卡”;各鄉鎮(街道)設立人才返鄉熱線電話,今年以來通過考察走訪、座談交流、節日慰問、微信電話等形式,共聯系服務相關人才2000余人次,以鄉情為媒介、以事業為橋梁,促進人才回歸、智力回鄉、資金回流。
強化服務保障,讓人才生活有溫度。該市推進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迭代升級,從人才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關鍵“小事”入手,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大力推進人才公寓建設,在沁南、沁北和城區已建成人才公寓367套,較好滿足了不同人才的住房需求。同時,落實好已出臺的《沁陽市新時代招才引智十二項政策》,創新人才補貼發放方式,由“按季度發放”改為“按月發放”,今年以來共發放人才補貼315萬余元;做好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春節走訪慰問30名專家人才,支持他們干事創業,發揮好高層次人才的紐帶橋梁作用,實現了“以才引才 以才育才”的目標。
(見習記者郭皓月 通訊員郭中平)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以來,沁陽市緊扣“人才強市”戰略,創新打造“引才綠色通道+全鏈暖心服務”體系,圍繞打通綠色通道、構筑靈活平臺、架設歸雁橋梁、強化服務保障等工作,通過機制破題、服務留人,著力構建人才引進全鏈條工作機制,探索具有沁陽特色的人才引進工作新路徑。
打通綠色通道,讓人才引進有渠道。該市對標河南省委“1+20”人才體系、焦作市委“1+18”人才政策,迭代升級《沁陽市新時代招才引智12條政策》,制定出臺《沁陽市事業單位招才引智“綠色通道”實施辦法》,為引進高層次或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提供編制、招聘、崗位等優惠政策和便利快速服務通道。該市建立綠色通道,規范引才程序,縮短引進周期,營造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政策環境。比如,在靶向引進與重點企業、特色產業相匹配的青年人才時,該市依托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池,創新采取服務期內“定向配編”“帶編入企”、服務期滿“雙重身份”“雙向選擇”等舉措,破解企業引進青年人才難題。
構筑靈活平臺,讓柔性引才有路徑。該市構建“科創園+中試基地+科技企業”的人才集聚平臺,截至目前,沁陽科創園引進集聚省內外各類高級職稱人才61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人才108名。同時,鼓勵支持企業在先進地市成立研發、設計分公司等,利用當地政策和環境延攬高層次人才,打造“研發在飛地、生產在沁陽”“前臺在飛地、后臺在沁陽”的協同創新模式。比如,河南龍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長沙設立了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圍繞中南大學較強的新能源材料研究力量和人才資源對新能源電池材料進行研究和技術攻關。
架設歸雁橋梁,讓引鳳歸沁有成效。針對在外工作的高端人才,沁陽市委主要領導帶頭聯系,班子成員積極參與,明確聯系對象近200名,發放“人才工作聯系明白卡”;各鄉鎮(街道)設立人才返鄉熱線電話,今年以來通過考察走訪、座談交流、節日慰問、微信電話等形式,共聯系服務相關人才2000余人次,以鄉情為媒介、以事業為橋梁,促進人才回歸、智力回鄉、資金回流。
強化服務保障,讓人才生活有溫度。該市推進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迭代升級,從人才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關鍵“小事”入手,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大力推進人才公寓建設,在沁南、沁北和城區已建成人才公寓367套,較好滿足了不同人才的住房需求。同時,落實好已出臺的《沁陽市新時代招才引智十二項政策》,創新人才補貼發放方式,由“按季度發放”改為“按月發放”,今年以來共發放人才補貼315萬余元;做好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春節走訪慰問30名專家人才,支持他們干事創業,發揮好高層次人才的紐帶橋梁作用,實現了“以才引才 以才育才”的目標。
(見習記者郭皓月 通訊員郭中平)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