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專題
長江之畔的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正在修繕中的童長榮故居門扇輕響,好似仍在等待無數(shù)次推開它的游子歸來。“待趕走日寇,定回家陪母親看長江水……”光陰流轉,這份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定格在他戰(zhàn)斗和犧牲的吉林省汪清縣,定格在村與街道的名字中,定格在童長榮紅軍小學的瑯瑯書聲里。
1907年,童長榮出生在樅陽鎮(zhèn)陶公祠旁一座貧寒的茅草屋里。父親早逝,母親靠縫補漿洗維持生計,5歲的童長榮常蹲在油燈下幫母親穿針引線。童長榮很早慧,在老家被鄉(xiāng)親們叫小先生,很小的時候就給大家伙寫春聯(lián),用省下的早飯錢買紙筆。11歲時,他以全縣最高成績考入白鶴峰高等小學,14歲就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
在五四運動影響下,童長榮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了新的認識。1921年春,他成為安徽首批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多次帶領愛國青年開展學生運動。1925年,童長榮前往日本求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春,童長榮當選為中共東京特支領導人之一,領導留日學生開展反帝斗爭。
1928年“濟南慘案”發(fā)生后,童長榮領導愛國志士組織“中國留日各界反日出兵大同盟”,掀起聲勢浩大的反日斗爭。不久童長榮被日本當局逮捕,后驅(qū)逐出境。回國后,他先后任中共上海滬中區(qū)委書記、中共河南省委書記、中共大連市委書記等職。在上海,他曾參與籌備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與魯迅、夏衍等人并肩作戰(zhàn),以筆為刃,為民族救亡鼓與呼。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為加強黨對東滿地區(qū)抗日斗爭的領導,24歲的童長榮調(diào)任中共東滿特委書記。他帶著積勞成疾患上的嚴重肺病抵達延邊,1932年領導了當?shù)氐姆创夯亩窢帯?shù)萬群眾手持農(nóng)具搗毀日偽特務機關,為黨組織建立抗日武裝奠定了群眾基礎。
同時,童長榮一邊深入發(fā)動群眾,籌建地方黨的基層組織,1932年到1933年間,東滿地區(qū)共產(chǎn)黨員數(shù)量達到1000多名,約占當時東北地區(qū)黨員總數(shù)的一半;一邊推動黨領導下各縣人民抗日武裝的建立。
童長榮率領東滿抗日軍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斗爭。1933年11月,日軍糾集大批兵力,向中共東滿特委駐地、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jù)地大舉進犯,實行殘酷的“三光”。為保存有生力量,1934年1月末,特委撤離小汪清根據(jù)地,轉向深山密林開展游擊戰(zhàn)。
長期在冰天雪地里艱苦戰(zhàn)斗,童長榮的病情日益惡化,時常吐血昏迷。1934年3月21日,日軍調(diào)集重兵對汪清縣廟溝村(今長榮村)實施合圍。突圍戰(zhàn)斗中,27歲的童長榮腹部中彈仍堅持指揮,命令戰(zhàn)士們要堅決反日到底,收復東北失地。中共汪清縣委婦女委員、朝鮮族戰(zhàn)士崔今淑扶他隱蔽轉移,在敵人追擊中同陷雪坑,壯烈犧牲。
在兩年多時間里,他為東滿地區(qū)民族解放和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1951年11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追認童長榮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從長江之濱到東北大地,人們共同守望著童長榮年輕的英魂。
江淮大地點燃的星火,成為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如今仍是照亮神州的精神光芒。在童長榮犧牲的汪清縣,長榮村的炊煙里藏著他的名字,長榮大街的路牌銘刻著他的精神,童長榮紅軍小學的瑯瑯書聲里,孩子們一遍遍讀著他的故事。在他的故鄉(xiāng)樅陽,革命烈士紀念碑如同一支巨筆,以長江為墨、青山為紙,將他的英名與千萬忠魂一起,鐫刻在他們守護的這片大地上。
![]()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長江之畔的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正在修繕中的童長榮故居門扇輕響,好似仍在等待無數(shù)次推開它的游子歸來。“待趕走日寇,定回家陪母親看長江水……”光陰流轉,這份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定格在他戰(zhàn)斗和犧牲的吉林省汪清縣,定格在村與街道的名字中,定格在童長榮紅軍小學的瑯瑯書聲里。
1907年,童長榮出生在樅陽鎮(zhèn)陶公祠旁一座貧寒的茅草屋里。父親早逝,母親靠縫補漿洗維持生計,5歲的童長榮常蹲在油燈下幫母親穿針引線。童長榮很早慧,在老家被鄉(xiāng)親們叫小先生,很小的時候就給大家伙寫春聯(lián),用省下的早飯錢買紙筆。11歲時,他以全縣最高成績考入白鶴峰高等小學,14歲就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
在五四運動影響下,童長榮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了新的認識。1921年春,他成為安徽首批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多次帶領愛國青年開展學生運動。1925年,童長榮前往日本求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春,童長榮當選為中共東京特支領導人之一,領導留日學生開展反帝斗爭。
1928年“濟南慘案”發(fā)生后,童長榮領導愛國志士組織“中國留日各界反日出兵大同盟”,掀起聲勢浩大的反日斗爭。不久童長榮被日本當局逮捕,后驅(qū)逐出境。回國后,他先后任中共上海滬中區(qū)委書記、中共河南省委書記、中共大連市委書記等職。在上海,他曾參與籌備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與魯迅、夏衍等人并肩作戰(zhàn),以筆為刃,為民族救亡鼓與呼。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為加強黨對東滿地區(qū)抗日斗爭的領導,24歲的童長榮調(diào)任中共東滿特委書記。他帶著積勞成疾患上的嚴重肺病抵達延邊,1932年領導了當?shù)氐姆创夯亩窢帯?shù)萬群眾手持農(nóng)具搗毀日偽特務機關,為黨組織建立抗日武裝奠定了群眾基礎。
同時,童長榮一邊深入發(fā)動群眾,籌建地方黨的基層組織,1932年到1933年間,東滿地區(qū)共產(chǎn)黨員數(shù)量達到1000多名,約占當時東北地區(qū)黨員總數(shù)的一半;一邊推動黨領導下各縣人民抗日武裝的建立。
童長榮率領東滿抗日軍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斗爭。1933年11月,日軍糾集大批兵力,向中共東滿特委駐地、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jù)地大舉進犯,實行殘酷的“三光”。為保存有生力量,1934年1月末,特委撤離小汪清根據(jù)地,轉向深山密林開展游擊戰(zhàn)。
長期在冰天雪地里艱苦戰(zhàn)斗,童長榮的病情日益惡化,時常吐血昏迷。1934年3月21日,日軍調(diào)集重兵對汪清縣廟溝村(今長榮村)實施合圍。突圍戰(zhàn)斗中,27歲的童長榮腹部中彈仍堅持指揮,命令戰(zhàn)士們要堅決反日到底,收復東北失地。中共汪清縣委婦女委員、朝鮮族戰(zhàn)士崔今淑扶他隱蔽轉移,在敵人追擊中同陷雪坑,壯烈犧牲。
在兩年多時間里,他為東滿地區(qū)民族解放和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1951年11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追認童長榮為革命烈士,2014年9月,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從長江之濱到東北大地,人們共同守望著童長榮年輕的英魂。
江淮大地點燃的星火,成為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如今仍是照亮神州的精神光芒。在童長榮犧牲的汪清縣,長榮村的炊煙里藏著他的名字,長榮大街的路牌銘刻著他的精神,童長榮紅軍小學的瑯瑯書聲里,孩子們一遍遍讀著他的故事。在他的故鄉(xiāng)樅陽,革命烈士紀念碑如同一支巨筆,以長江為墨、青山為紙,將他的英名與千萬忠魂一起,鐫刻在他們守護的這片大地上。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