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村歌嘹亮處,鄉情正濃時。8月15日下午,馬村區2025年“我的鄉村文化合作社”暨首屆村歌大賽燃情開唱。來自7個街道11個村的代表隊進行比拼,一首首具有鄉村特色的村歌,唱出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精氣神。
夏日炎炎,擋不住觀眾似火的熱情。當時15時許,比賽還未開始,待王街道待王村大禮堂已經坐滿了觀眾。
伴隨著激昂、奮進的旋律,比賽拉開序幕。演馬街道演馬莊村村歌《騰飛的演馬莊》、趙屯村村歌《趙屯,我可愛的家鄉》、高寨村村歌《美麗的高寨我的家》,安陽城街道義莊村村歌《義字當先》、西韓王村村歌《星火照韓王》,馮營街道歌曲《煙火馮營》,馬村街道白莊村村歌《翠園之光》,待王街道待王村村歌《古鎮待王之歌》……一首首充滿鄉土風情的旋律,一句句洋溢著鄉風文明的歌詞,凝聚起馬村區群眾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待王街道有一個小村莊,名字就叫美麗的小莊……山門河水從村后流向遠方,奶奶作坊匠心傳長……”待王街道小莊村村歌《美麗的小莊》,歌詞描繪的是黨支部帶領群眾成立“奶奶作坊”合作社,發展手工業制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增收,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幸福場景。質樸的歌詞,卻充滿力量。
馬村區是老礦區,因煤而建,因煤而興。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區是煤礦老家屬區,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創新“小板凳”議事,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社區干部像兒女般守護著居民的喜樂安康,一曲《愛的家園》唱出群眾對社區大家庭的熱愛。
武王街道王母泉村村歌《王母泉村之歌》悠揚歡快的旋律,唱出村黨支部帶領群眾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喜悅之情,奏響了幸福生活的和美新樂章。
舞臺上歌聲嘹亮,舞臺下觀眾熱情高漲,有的跟著節奏輕輕哼唱,有的隨著歌聲打起了節拍,有的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現場氣氛熱烈。
王母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俊梅坐在臺下聚精會神聽完了全部參賽曲目,她說:“每一首村歌都承載著村莊的歷史,唱的都是村情、村風,聽起來特別親切。”
最終,待王街道小莊村村歌《美麗的小莊》榮獲一等獎,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區歌曲《愛的家園》榮獲二等獎,武王街道王母泉村村歌《王母泉之歌》榮獲三等獎。
盛夏時節,一首首浸潤著泥土芬芳、充滿了鄉野氣息的村歌,成為群眾表達情感、唱響好日子的生動載體。這也是馬村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馬村區堅持以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凝心鑄魂,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建立鄉村文化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發揮文化志愿者、文化能人對基層文化中心、民間文藝社團、表演團體的傳幫帶作用,培育基層文化隊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通過舉辦村歌大賽、戲曲大賽、非遺文化展示、暑期文化周活動等,帶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激活文化振興的活力因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記者王穎)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郭 劍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劉 勇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村歌嘹亮處,鄉情正濃時。8月15日下午,馬村區2025年“我的鄉村文化合作社”暨首屆村歌大賽燃情開唱。來自7個街道11個村的代表隊進行比拼,一首首具有鄉村特色的村歌,唱出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精氣神。
夏日炎炎,擋不住觀眾似火的熱情。當時15時許,比賽還未開始,待王街道待王村大禮堂已經坐滿了觀眾。
伴隨著激昂、奮進的旋律,比賽拉開序幕。演馬街道演馬莊村村歌《騰飛的演馬莊》、趙屯村村歌《趙屯,我可愛的家鄉》、高寨村村歌《美麗的高寨我的家》,安陽城街道義莊村村歌《義字當先》、西韓王村村歌《星火照韓王》,馮營街道歌曲《煙火馮營》,馬村街道白莊村村歌《翠園之光》,待王街道待王村村歌《古鎮待王之歌》……一首首充滿鄉土風情的旋律,一句句洋溢著鄉風文明的歌詞,凝聚起馬村區群眾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待王街道有一個小村莊,名字就叫美麗的小莊……山門河水從村后流向遠方,奶奶作坊匠心傳長……”待王街道小莊村村歌《美麗的小莊》,歌詞描繪的是黨支部帶領群眾成立“奶奶作坊”合作社,發展手工業制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增收,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幸福場景。質樸的歌詞,卻充滿力量。
馬村區是老礦區,因煤而建,因煤而興。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區是煤礦老家屬區,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創新“小板凳”議事,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社區干部像兒女般守護著居民的喜樂安康,一曲《愛的家園》唱出群眾對社區大家庭的熱愛。
武王街道王母泉村村歌《王母泉村之歌》悠揚歡快的旋律,唱出村黨支部帶領群眾奮力實現鄉村振興的喜悅之情,奏響了幸福生活的和美新樂章。
舞臺上歌聲嘹亮,舞臺下觀眾熱情高漲,有的跟著節奏輕輕哼唱,有的隨著歌聲打起了節拍,有的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現場氣氛熱烈。
王母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俊梅坐在臺下聚精會神聽完了全部參賽曲目,她說:“每一首村歌都承載著村莊的歷史,唱的都是村情、村風,聽起來特別親切。”
最終,待王街道小莊村村歌《美麗的小莊》榮獲一等獎,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區歌曲《愛的家園》榮獲二等獎,武王街道王母泉村村歌《王母泉之歌》榮獲三等獎。
盛夏時節,一首首浸潤著泥土芬芳、充滿了鄉野氣息的村歌,成為群眾表達情感、唱響好日子的生動載體。這也是馬村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馬村區堅持以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凝心鑄魂,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建立鄉村文化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發揮文化志愿者、文化能人對基層文化中心、民間文藝社團、表演團體的傳幫帶作用,培育基層文化隊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通過舉辦村歌大賽、戲曲大賽、非遺文化展示、暑期文化周活動等,帶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激活文化振興的活力因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記者王穎)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郭 劍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劉 勇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