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騎手友好場景建設,推進成效如何?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馮家順、周思宇、陳旭
當前,我國外賣騎手人數已超1000萬。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四季無休、三餐不定”是廣大騎手的日常。
一段時間以來,中央社會工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持續推進友好場景建設,為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和服務,幫助解決進門、停車、用餐、技能提升等問題。這些舉措在各地推進情況如何?能否滿足騎手實際需求?“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外賣騎手有了“能量補給站”
暑期以來,重慶迎來多輪高溫天氣。記者走進重慶(沙坪壩)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的驛站,多名外賣騎手正在休息納涼。
“我從午高峰一直跑到下午3點,回來休息一下,待會兒又要上線接單了。”外賣騎手小吳說,附近還有多個騎手驛站,具備休息、飲水、給飯菜加熱等功能,相當于一個“能量補給站”。
沙坪壩區沙坪壩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劉婷婷介紹,轄區內有高校校區,在校師生超3萬人,日均點單量超6000單,外賣需求量較高。
友好商戶、友好醫院、友好車位……記者在位于沙坪壩街道的騎手友好街區看到,方圓幾百米內,匯聚了多項面向騎手的暖心服務。
今年1月,中央社會工作部等八部門發文加強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服務管理,將推進友好場景建設列為重點任務。6月,中央社會工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舉行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現場推進會,要求積極探索數智賦能,因地制宜完善不同場景服務網絡。
規劃專屬停車區、設置道路交通指引、完善樓層信息等,著力解決找路難、停車難等問題;設置專用外賣取餐柜,解決難進入、等待久等問題;在人行天橋增設坡道,重要交通要道增設電動車道……全國多地因地制宜制定措施,讓騎手送餐更安全、更舒心。
送餐高峰期過后,“用餐難”成了外賣騎手的煩心事。
“5元一碗抄手,15元一頓簡餐。”劉婷婷介紹,“騎手平時用餐時間一般在下午1點半以后,沙坪壩街道騎手友好食堂與社區食堂相融合,專門推遲閉餐時間,并且為騎手提供優惠價。”
記者了解到,全國多地或是依托社區食堂、與餐飲連鎖企業共建,或是招募愛心商戶推出專屬套餐、折扣優惠,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優惠餐品、錯峰就餐等便利。
幫助新就業群體解決后顧之憂
不久前,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24小時暖“新”蜂巢墻上多出一個“希望每個月能提供一次免費理發”的便利貼。沒過幾天,暖“新”蜂巢便張貼了愛心理發的具體時間。
“小哥剎這一腳、停這一次,我們要傾聽他們的內心呼喚。”廣安門內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主任李欣說,聚焦小哥高頻需求,街道還開設公益法律援助窗口、戀愛指導小課堂、技能提升服務點等特色項目,構筑新就業群體的“暖心港灣”與“服務綠洲”。
新就業群體中,不少人與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收入不穩定,利益訴求多樣。“推進友好場景建設,要著力解決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新就業群體切實有感。”中央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說。
福建廈門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專屬職業傷害意外保險“益鷺保”;北京順義區后沙峪鎮董各莊村向新就業群體提供公寓、“小哥食堂”以及免費健身房、圖書室等;深圳定向配租保障性住房,提供暑期免費住房……針對“保障弱”“看病難”“住房貴”等急難愁盼,各地織密關愛“暖心網”,切實提高新就業群體獲得感。
7月的一天傍晚,28歲的外賣騎手卓佳蘭走進重慶(沙坪壩)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來接在“袋鼠寶貝之家”上托管班的兒子。
“我和丈夫都是外賣騎手,7歲的孩子在家里沒人看管,擔心出安全問題。現在有了專門的托管場所,我們很放心。”卓佳蘭說,這里周一到周五有志愿者給孩子輔導作業,有時候周末還會帶孩子外出開展活動。
讓騎手有更多歸屬感、認同感
推進友好場景建設,需要在解決新就業群體“融入難”“發展難”等問題上持續發力,讓騎手有更多歸屬感、認同感。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孟泉表示,引導騎手尊重不同小區的管理規定,建立空間秩序共識和多方協商機制,維護好業主、物業服務企業、騎手等各方合法權益,真正實現“騎手友好”。
對此,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聯合相關平臺發布倡議書,暢通配送服務“最后一百米”。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23家全國性物業服務企業,在150多個城市與平臺企業就“騎手友好社區”通行解決方案達成合作,月度覆蓋騎手超過73.2萬人。
推進友好場景建設,還需拓寬騎手職業發展通道。
“新就業群體普遍年輕化,有的把外賣行業當作短暫過渡,并未打算長期從事。”重慶市沙坪壩區暖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周玲玲表示,一些騎手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有限,跳槽去別的行業后難以適應,又返回外賣行業,存在“想走又走不掉”的困境。
針對這一問題,多地建立學歷、技能培訓提升基地,幫助新就業群體拓寬職業發展通道。
孟泉建議,加大對騎手先進事跡的宣傳引導及榮譽獎勵,提升全社會對騎手的認知與尊重,增強騎手的職業自豪感。
“友好場景建設涉及多部門各領域,相關部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街道發揮屬地作用,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協同配合更好滿足新就業群體需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騎手友好場景建設,推進成效如何?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馮家順、周思宇、陳旭
當前,我國外賣騎手人數已超1000萬。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四季無休、三餐不定”是廣大騎手的日常。
一段時間以來,中央社會工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持續推進友好場景建設,為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和服務,幫助解決進門、停車、用餐、技能提升等問題。這些舉措在各地推進情況如何?能否滿足騎手實際需求?“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外賣騎手有了“能量補給站”
暑期以來,重慶迎來多輪高溫天氣。記者走進重慶(沙坪壩)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的驛站,多名外賣騎手正在休息納涼。
“我從午高峰一直跑到下午3點,回來休息一下,待會兒又要上線接單了。”外賣騎手小吳說,附近還有多個騎手驛站,具備休息、飲水、給飯菜加熱等功能,相當于一個“能量補給站”。
沙坪壩區沙坪壩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劉婷婷介紹,轄區內有高校校區,在校師生超3萬人,日均點單量超6000單,外賣需求量較高。
友好商戶、友好醫院、友好車位……記者在位于沙坪壩街道的騎手友好街區看到,方圓幾百米內,匯聚了多項面向騎手的暖心服務。
今年1月,中央社會工作部等八部門發文加強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服務管理,將推進友好場景建設列為重點任務。6月,中央社會工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舉行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現場推進會,要求積極探索數智賦能,因地制宜完善不同場景服務網絡。
規劃專屬停車區、設置道路交通指引、完善樓層信息等,著力解決找路難、停車難等問題;設置專用外賣取餐柜,解決難進入、等待久等問題;在人行天橋增設坡道,重要交通要道增設電動車道……全國多地因地制宜制定措施,讓騎手送餐更安全、更舒心。
送餐高峰期過后,“用餐難”成了外賣騎手的煩心事。
“5元一碗抄手,15元一頓簡餐。”劉婷婷介紹,“騎手平時用餐時間一般在下午1點半以后,沙坪壩街道騎手友好食堂與社區食堂相融合,專門推遲閉餐時間,并且為騎手提供優惠價。”
記者了解到,全國多地或是依托社區食堂、與餐飲連鎖企業共建,或是招募愛心商戶推出專屬套餐、折扣優惠,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優惠餐品、錯峰就餐等便利。
幫助新就業群體解決后顧之憂
不久前,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24小時暖“新”蜂巢墻上多出一個“希望每個月能提供一次免費理發”的便利貼。沒過幾天,暖“新”蜂巢便張貼了愛心理發的具體時間。
“小哥剎這一腳、停這一次,我們要傾聽他們的內心呼喚。”廣安門內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主任李欣說,聚焦小哥高頻需求,街道還開設公益法律援助窗口、戀愛指導小課堂、技能提升服務點等特色項目,構筑新就業群體的“暖心港灣”與“服務綠洲”。
新就業群體中,不少人與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收入不穩定,利益訴求多樣。“推進友好場景建設,要著力解決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新就業群體切實有感。”中央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說。
福建廈門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專屬職業傷害意外保險“益鷺保”;北京順義區后沙峪鎮董各莊村向新就業群體提供公寓、“小哥食堂”以及免費健身房、圖書室等;深圳定向配租保障性住房,提供暑期免費住房……針對“保障弱”“看病難”“住房貴”等急難愁盼,各地織密關愛“暖心網”,切實提高新就業群體獲得感。
7月的一天傍晚,28歲的外賣騎手卓佳蘭走進重慶(沙坪壩)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來接在“袋鼠寶貝之家”上托管班的兒子。
“我和丈夫都是外賣騎手,7歲的孩子在家里沒人看管,擔心出安全問題。現在有了專門的托管場所,我們很放心。”卓佳蘭說,這里周一到周五有志愿者給孩子輔導作業,有時候周末還會帶孩子外出開展活動。
讓騎手有更多歸屬感、認同感
推進友好場景建設,需要在解決新就業群體“融入難”“發展難”等問題上持續發力,讓騎手有更多歸屬感、認同感。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孟泉表示,引導騎手尊重不同小區的管理規定,建立空間秩序共識和多方協商機制,維護好業主、物業服務企業、騎手等各方合法權益,真正實現“騎手友好”。
對此,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聯合相關平臺發布倡議書,暢通配送服務“最后一百米”。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23家全國性物業服務企業,在150多個城市與平臺企業就“騎手友好社區”通行解決方案達成合作,月度覆蓋騎手超過73.2萬人。
推進友好場景建設,還需拓寬騎手職業發展通道。
“新就業群體普遍年輕化,有的把外賣行業當作短暫過渡,并未打算長期從事。”重慶市沙坪壩區暖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周玲玲表示,一些騎手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有限,跳槽去別的行業后難以適應,又返回外賣行業,存在“想走又走不掉”的困境。
針對這一問題,多地建立學歷、技能培訓提升基地,幫助新就業群體拓寬職業發展通道。
孟泉建議,加大對騎手先進事跡的宣傳引導及榮譽獎勵,提升全社會對騎手的認知與尊重,增強騎手的職業自豪感。
“友好場景建設涉及多部門各領域,相關部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街道發揮屬地作用,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協同配合更好滿足新就業群體需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