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合肥8月14日電 題:護綠興業煥新顏——安徽多地踐行“兩山”理念探訪
新華社記者水金辰
累計創建10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46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近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績單”。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安徽多地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云海奔涌、松樹迎客,纜車穿梭山間。慕名而來的游客不僅被黃山的美景所震撼,也為景區干凈整潔的環境點贊。“我們注意維護景區衛生,借助工具,即便垃圾扔到了人難以到達的地方,也會盡力拾起!秉S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園林開發分公司環衛工李培生說。
李培生向記者展示了一根伸出時長達7.2米的釣魚竿,這是他自制的撿拾垃圾“利器”。魚竿系上兩根鐵絲,勾住、戳起,再緩慢收回,就能靈巧拾起懸崖邊的垃圾。
據介紹,20多年前,黃山風景區每年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如今年游客量已接近500萬人次。怡人美景的背后,有很多環衛工人的默默付出。
不僅在黃山風景區,安徽多地已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兩山”理念實踐模式。記者了解到,黃山市歙縣出臺200多項新安江生態保護制度及配套政策,實施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治理,累計獲得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9.9億元;宣城市旌德縣開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建立覆蓋鄉鎮級GEP(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的報表制度……
在旌德縣三溪鎮路西村,“打好生態牌、吃上資源飯”如今已成為百姓增收的秘訣。去年8月,一家企業入駐打造位于山間的民宿產品,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路西村黨總支書記蔣豐收見證了村莊蝶變。他感慨,從未想過山間的一片林、一處景能成為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6年,路西村被列為旌德縣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村。通過清算核資,村里未發包的林場、水庫等資源納入了集體經濟股份公司注冊資本,實現資源變資產!拔覀冊谏巾敶蛟炝艘黄鑸@,作為發展的第一步!笔Y豐收說,他們當時外出學習,將茶園粗放式管理進行優化,建設循環步道、搭建咖啡屋。
思路一變天地寬。借著人氣,鄉村旅游火起來了,村里安排有發展意愿的12戶農戶進行房屋改造,通過一體化管理,實現民宿標準化;栽植山桐子樹,延伸山桐子油加工產業鏈,擴大經濟效益……
據介紹,2016年以前,路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均不足3萬元,去年已經突破62萬元。
“越來越多的優質生態資源正轉化為發展資本!卑不帐∩鷳B環境廳副廳長項磊表示,安徽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打造生態品牌,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構建并完善生態補償等機制,搭建生態市場和生態金融,用市場化機制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可量化、可交易的資產或服務,并形成多樣轉化路徑。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合肥8月14日電 題:護綠興業煥新顏——安徽多地踐行“兩山”理念探訪
新華社記者水金辰
累計創建10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46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近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績單”。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安徽多地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云海奔涌、松樹迎客,纜車穿梭山間。慕名而來的游客不僅被黃山的美景所震撼,也為景區干凈整潔的環境點贊!拔覀冏⒁饩S護景區衛生,借助工具,即便垃圾扔到了人難以到達的地方,也會盡力拾起。”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園林開發分公司環衛工李培生說。
李培生向記者展示了一根伸出時長達7.2米的釣魚竿,這是他自制的撿拾垃圾“利器”。魚竿系上兩根鐵絲,勾住、戳起,再緩慢收回,就能靈巧拾起懸崖邊的垃圾。
據介紹,20多年前,黃山風景區每年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如今年游客量已接近500萬人次。怡人美景的背后,有很多環衛工人的默默付出。
不僅在黃山風景區,安徽多地已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兩山”理念實踐模式。記者了解到,黃山市歙縣出臺200多項新安江生態保護制度及配套政策,實施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治理,累計獲得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9.9億元;宣城市旌德縣開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建立覆蓋鄉鎮級GEP(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的報表制度……
在旌德縣三溪鎮路西村,“打好生態牌、吃上資源飯”如今已成為百姓增收的秘訣。去年8月,一家企業入駐打造位于山間的民宿產品,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路西村黨總支書記蔣豐收見證了村莊蝶變。他感慨,從未想過山間的一片林、一處景能成為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6年,路西村被列為旌德縣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村。通過清算核資,村里未發包的林場、水庫等資源納入了集體經濟股份公司注冊資本,實現資源變資產!拔覀冊谏巾敶蛟炝艘黄鑸@,作為發展的第一步!笔Y豐收說,他們當時外出學習,將茶園粗放式管理進行優化,建設循環步道、搭建咖啡屋。
思路一變天地寬。借著人氣,鄉村旅游火起來了,村里安排有發展意愿的12戶農戶進行房屋改造,通過一體化管理,實現民宿標準化;栽植山桐子樹,延伸山桐子油加工產業鏈,擴大經濟效益……
據介紹,2016年以前,路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均不足3萬元,去年已經突破62萬元。
“越來越多的優質生態資源正轉化為發展資本!卑不帐∩鷳B環境廳副廳長項磊表示,安徽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打造生態品牌,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構建并完善生態補償等機制,搭建生態市場和生態金融,用市場化機制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可量化、可交易的資產或服務,并形成多樣轉化路徑。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