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頻道
近日,記者從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獲悉,我省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和一張《河南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已隨錄取通知書一同寄到河南新生手中,通過國家和我省“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全流程、無縫隙的政策覆蓋,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都能安心踏入大學校園,無后顧之憂地開啟人生新征程。
此次隨通知書寄發的《河南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在申請流程上實現了“減法”優化——無須額外蓋章,學生僅需簽署個人承諾書并簽字,如實填寫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即可提交,徹底告別了以往“來回跑、多蓋章”的煩瑣證明環節,極大降低了申請門檻與時間成本。同時,針對脫貧家庭學生、城鄉低保家庭學生、孤兒、殘疾學生、特困供養學生等十二大類特殊困難群體,政策明確“精準識別”機制:學生只需攜帶相關證件(如脫貧證明、低保證、殘疾證等)復印件到校,即可直接納入重點資助范圍,確保資助資源第一時間流向最需要的群體,避免“漏幫”“錯幫”。
歷經多年完善,河南省已在高等教育本科、專科階段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資助政策體系,從求學全周期的關鍵節點發力,為學生提供精準化、多元化支持,核心保障措施聚焦三大階段形成閉環。
入學前
提前“輸血” 破解“入學第一難”
入學前的核心需求是解決“學費湊不齊、路費沒著落”的難題,河南通過兩大政策精準破局。其一,國家助學貸款全面覆蓋,分為高校助學貸款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種類型,本科、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請2萬元,研究生最高2.5萬元,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補貼,畢業后實行靈活還款計劃,有效緩解家庭當期經濟壓力。2025年河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工作已啟動,將持續至9月15日,學生可通過當地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線上平臺提交申請,實現“在家門口就能辦貸款”。其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滋蕙計劃”定向幫扶困難新生,為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一次性發放補助,覆蓋從家庭到學校的交通費以及入學后1~2個月的短期生活費,金額根據家校距離與地區經濟水平調整,平均每生補助500元至1000元,徹底打消學生“沒錢買票、沒錢吃飯”的顧慮。
入學時
開通“綠色通道” 確保“先入學再解決問題”
針對部分學生仍未籌齊學費、住宿費的情況,河南省要求全省所有高校嚴格落實“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制度,做到“全覆蓋、不設限”。新生報到時,只需向學校提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或相關困難證明,無須繳納費用即可先辦理入學注冊、宿舍分配、領取教材等手續,真正實現“零門檻入學”。今年這一政策將進一步細化,部分高校還同步為通過“綠色通道”入學的學生贈送“愛心大禮包”,包含被褥、生活用品、學習資料等,讓學生感受到校園溫暖。
入學后
多元“造血” 保障學業全程無憂
入學后,學校將在1個月內完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依據認定結果提供“獎、助、勤、補、免”多元資助。在獎勵類資助中,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1萬元,全國每年獎勵12萬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河南每年約有5000名學生獲評;國家勵志獎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專門面向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覆蓋比例約為全省本科、專科生總數的3%。在資助類項目中,國家助學金分檔發放,平均每生每年3700元,其中特別困難學生每生每年4500元,一般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800元,資助覆蓋面超過20%。此外,學校還普遍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圖書館管理、實驗室輔助、行政助理等工作,每月獲得300元至800元不等的報酬,在解決生活費用的同時鍛煉實踐能力;部分高校還設有校內獎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政策,形成“國家+學校”的雙層保障網。
除基礎資助體系外,河南還針對特定群體推出特色資助項目,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例如,師范生公費教育為符合條件的師范生免除學費、住宿費,并發放生活補助;服兵役學生國家教育資助對參軍入伍的大學生實行學費補償、貸款代償,退役后復學還可優先享受助學金;免費定向本科醫學生教育、河南省大學生村醫訂單定向免費培養計劃,則為有志于基層醫療事業的學生提供“零費用入學+就業保障”,既解決求學經濟壓力,又為基層輸送專業人才。
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資助政策的核心在于“全周期覆蓋、精準化滴灌”,從“入學前幫著來”到“入學時放心病”,再到“入學后扶著走”,每一環都圍繞學生實際需求設計。2025年,隨著政策流程進一步簡化、資助標準動態上調,將有更多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在政策護航下,卸下經濟包袱,專注于學業與成長,在逐夢路上跑得更穩、更遠。
(記者 張璐 實習生 成思睿)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日,記者從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獲悉,我省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和一張《河南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已隨錄取通知書一同寄到河南新生手中,通過國家和我省“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全流程、無縫隙的政策覆蓋,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都能安心踏入大學校園,無后顧之憂地開啟人生新征程。
此次隨通知書寄發的《河南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在申請流程上實現了“減法”優化——無須額外蓋章,學生僅需簽署個人承諾書并簽字,如實填寫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即可提交,徹底告別了以往“來回跑、多蓋章”的煩瑣證明環節,極大降低了申請門檻與時間成本。同時,針對脫貧家庭學生、城鄉低保家庭學生、孤兒、殘疾學生、特困供養學生等十二大類特殊困難群體,政策明確“精準識別”機制:學生只需攜帶相關證件(如脫貧證明、低保證、殘疾證等)復印件到校,即可直接納入重點資助范圍,確保資助資源第一時間流向最需要的群體,避免“漏幫”“錯幫”。
歷經多年完善,河南省已在高等教育本科、專科階段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資助政策體系,從求學全周期的關鍵節點發力,為學生提供精準化、多元化支持,核心保障措施聚焦三大階段形成閉環。
入學前
提前“輸血” 破解“入學第一難”
入學前的核心需求是解決“學費湊不齊、路費沒著落”的難題,河南通過兩大政策精準破局。其一,國家助學貸款全面覆蓋,分為高校助學貸款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種類型,本科、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請2萬元,研究生最高2.5萬元,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補貼,畢業后實行靈活還款計劃,有效緩解家庭當期經濟壓力。2025年河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工作已啟動,將持續至9月15日,學生可通過當地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線上平臺提交申請,實現“在家門口就能辦貸款”。其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滋蕙計劃”定向幫扶困難新生,為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一次性發放補助,覆蓋從家庭到學校的交通費以及入學后1~2個月的短期生活費,金額根據家校距離與地區經濟水平調整,平均每生補助500元至1000元,徹底打消學生“沒錢買票、沒錢吃飯”的顧慮。
入學時
開通“綠色通道” 確保“先入學再解決問題”
針對部分學生仍未籌齊學費、住宿費的情況,河南省要求全省所有高校嚴格落實“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制度,做到“全覆蓋、不設限”。新生報到時,只需向學校提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或相關困難證明,無須繳納費用即可先辦理入學注冊、宿舍分配、領取教材等手續,真正實現“零門檻入學”。今年這一政策將進一步細化,部分高校還同步為通過“綠色通道”入學的學生贈送“愛心大禮包”,包含被褥、生活用品、學習資料等,讓學生感受到校園溫暖。
入學后
多元“造血” 保障學業全程無憂
入學后,學校將在1個月內完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依據認定結果提供“獎、助、勤、補、免”多元資助。在獎勵類資助中,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1萬元,全國每年獎勵12萬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河南每年約有5000名學生獲評;國家勵志獎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專門面向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覆蓋比例約為全省本科、專科生總數的3%。在資助類項目中,國家助學金分檔發放,平均每生每年3700元,其中特別困難學生每生每年4500元,一般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800元,資助覆蓋面超過20%。此外,學校還普遍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圖書館管理、實驗室輔助、行政助理等工作,每月獲得300元至800元不等的報酬,在解決生活費用的同時鍛煉實踐能力;部分高校還設有校內獎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政策,形成“國家+學校”的雙層保障網。
除基礎資助體系外,河南還針對特定群體推出特色資助項目,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例如,師范生公費教育為符合條件的師范生免除學費、住宿費,并發放生活補助;服兵役學生國家教育資助對參軍入伍的大學生實行學費補償、貸款代償,退役后復學還可優先享受助學金;免費定向本科醫學生教育、河南省大學生村醫訂單定向免費培養計劃,則為有志于基層醫療事業的學生提供“零費用入學+就業保障”,既解決求學經濟壓力,又為基層輸送專業人才。
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資助政策的核心在于“全周期覆蓋、精準化滴灌”,從“入學前幫著來”到“入學時放心病”,再到“入學后扶著走”,每一環都圍繞學生實際需求設計。2025年,隨著政策流程進一步簡化、資助標準動態上調,將有更多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在政策護航下,卸下經濟包袱,專注于學業與成長,在逐夢路上跑得更穩、更遠。
(記者 張璐 實習生 成思睿)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